薄先生今天又c我了1v1

侯彦伯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22
浏览次数:10

侯彦伯

职称:未定职

联系方式:nefer7126@hotmail.com

专业方向:近代中国海关史、近代中外关系史、近代中国经济史

开设课程:中国近代史(I)、史学论文写作、学术训练与历史写作、历史年代学

 

一、学历与经历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学士(2000.9-2004.6)

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硕士(2005.9-2009.7)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博士(2009.9-2015.4)

中山大学历史系/广州口岸史研究基地副研究员(2016.1-2021.1)

 

二、论文发表

(一)期刊论文

1、《晚清泛珠三角模式的贸易特色:华商、中式帆船与粤海常关的积极作用(1860-1911)》,《中国经济史研究》2021年第6期,第104-121页,CSSCI。

2、《条约贸易初期广州的旧行商与商业形势(1843):兼论清朝官方立场》,《国家航海》第25辑,2020年11月,第28-43页。

3、《1949年以来国内海关资料研究的困境与解决途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0年第3期,第89-99页,CSSCI。

4、《以Despatch为中心的海关资料体系》,《海洋史研究》第15辑,2020年8月,第461-488页,CSSCI集刊。

5、《从中国海关接管粤海常关论晚清海关二元体制的主要原则(1902-1903)》,《国家航海》第23辑,2019年11月,第68-89页。

6、《从财政透明化评价清末海关兼管常关》,《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84-97页,CSSCI。

7、《1869年粤海关监督奏销折与粤海关税务司贸易报表中洋税收入数据之考核》,《国家航海》第16辑,2016年8月,第18-30页。

(二)专书论文

1、《鸦片战争以来清廷新开口岸之议论与管理方针之转变》,《近代中国外交的新时代观点》(台北:政大出版社,2018年),第191-229页。

2、《亚东开埠与“抵关贸易”(1876-1895)》,《近代中国外交的大历史与小历史》(台北:政大出版社,2016年),第111-144页。

3、《中国新式海关模式的输出:以朝鲜海关的建立及运作(1883-1894)为中心》,《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外交史论》(台北:政大出版社,2016年),第61-101页。

 

三、主持课题

1、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培育项目:“晚清跨华南与西南区域经贸发展之研究”(RZ2200005959),2022.11迄今(在研)。

2、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青年基金项目:“晚清华南贸易格局变迁与西江对外开放通商研究”(18YJC770008),2018.7迄今(在研)。

3、2017年度《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资助专项项目重点课题:“晚清两广地区常关税数据之搜集与分析”(2017GZZ01),2017.4-2022.1(已结项)。

4、2017年度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鸦片战争前后时期(1821-1853)茶丝出口相关关税数据之分析”(17WKPY35),2017.1-2019.12(已结项)。

 

四、国际交流

1、学术演讲:“晚清海关年度贸易报表计算方式解析:以粤海关为例(1860-1911)”,东京,东洋文库,2019年10月21日。

2、学术研讨会:‘Between Trade and Diplomacy: the Origin of the CMCS across States and Regions, 1842-1864,’“Asia in Motion: Beyond Border and Boundaries”国际研讨会,首尔,AAS & 高丽大学主办,2017年6月24-27日。

3、学术演讲:“十九世纪末新式海关在中国周边的发展”,东京:东京大学总合文化研究科,2016年3月25日。

 

五、社会服务

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特别委托项目“《<岭南文化辞典>商贸板块研究》” (GD20TW01-19;主持人:王元林),辞条撰写。

2、报告题目:“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旧海关史料”,第二届旧海关史料数字化应用研讨会,广州,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2019年9月19日。

3、担任“中国海关学会2018年度近代史论文评比”评审人,成都:中国海关学会等主办,2018年11月15-18日。

 

六、研究情况

在台湾完成本科到博士的学历(2000—2015),2022年2月入职广西师范大学。在中正大学与政治大学就读硕、博士期间,研究方向多元,主要涉及明清慈善事业史、满文研读,以及近代中国的外交史、经济史、海关史;2011年加入中研院史语所赞助的“赫德日记(1867—1908)解读”团队。2016—2022年任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特聘副研究员期间,聚焦研究近代中西交流的三个层次:制度转型、技术引进与贸易发展。在制度转型层次,从多样性与单一性的视角出发,指出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既对立又兼容的矛盾性。在技术引进层次,以信息治理技术的现代化为切入点,探讨可统计性的标准化与可获取性的透明化。在贸易发展层次,强调多港口、多中心的交叉互动与内外相联,更为全面、深入地分析区域经贸网络的整合趋势。以上三个研究层次的代表作,分别是:1.《中国新式海关模式的输出:以朝鲜海关的建立及运作(1883-1894)为中心》(专书论文);2.《信息治理技术与晚清国家能力:近代中国海关文书、统计与技术之新探(1860-1911)》(待出版书稿);3. 《晚清泛珠三角模式的贸易特色:华商、中式帆船与粤海常关的积极作用(1860—1911)》(期刊论文)。

研究特色是专门熟悉1840年以后中外文档案的中外贸易史料。特别是中国海关(Chinese Maritime Customs)的出版品与内部档案,以及英国外交部档案之对华系列(FO 17与FO 228为主)、英国殖民部档案之香港系列(CO 129)。


友情链接

广西师范大学
Copyright © 2020 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与旅游学院
地址: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 院办电话:0773-2804985
纪委电话:0773-2802148 纪委邮箱:wlxyjw@163.com
版权所有:薄先生今天又c我了1v1-免费高清区(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